以太坊开发者称PoS攻击成本高于比特币,权益证明安全性引热议
以太坊核心研究员Justin Drake在播客节目中公开表示:“攻击以太坊的成本远高于比特币。”这一言论引发业界对权益证明(PoS)与工作量证明(PoW)安全性的再度热议。尤其是在以太坊早已完成合并、转向PoS机制之后,此番言论被认为是在为PoS安全性正名。
在Layer 2爆发、代币化资产与去中心化验证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,区块链底层安全机制的可持续性再次成为焦点。
Drake为何认为PoS比PoW更安全?
Justin Drake是以太坊基金会的核心开发者之一,他在此次公开讲话中指出:
经济惩罚机制更强:攻击者在PoS中必须质押巨额ETH,一旦作恶将遭受“削减惩罚(slashing)”,本金直接归零。
硬分叉防御更灵活:PoS链能通过社区快速协调反制攻击者,而PoW面临算力集中难以回滚问题。
攻击成本“链上可见”:PoS攻击意图更易察觉、追踪与惩治,PoW攻击者则可匿名租赁算力、难以识别。
他举例表示:“攻击以太坊主网至少需控制300万ETH,即便按当前价格计算也超60亿美元,这还不包括作恶被烧毁的代价。”
BTC社区反驳:PoW才是真正抗审查
尽管Drake的观点获得PoS支持者力挺,但比特币社群不少人发声反对。他们认为:
PoS是“财富越多越安全”的模式,违背中立性原则;
权益集中可能引发治理寡头,损害链上民主;
PoW基于现实能源消耗,物理攻击门槛远高于代码治理的“软对抗”。
比特币开发者Jameson Lopp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:“如果一群核心开发者能通过代码升级冻结攻击者权益,这就不是‘去中心化’,而是‘可信中介’。”
PoS在现实运作中表现如何?
自以太坊2022年完成“合并”转为PoS以来,其网络运行相对稳定,验证人数量持续上升。目前已有超过100万个节点参与验证,全球ETH质押总量超过3500万枚,占流通总量近30%。
多个安全事件也显示PoS具备较强恢复力:
2023年EigenLayer双签事故:攻击者被迅速识别并遭“削减”;
2024年Lido验证人拥堵事件:PoS机制自动调整激励,缓解验证节点偏移。
与此同时,多个新兴公链(如Aptos、Sui、Celestia)也直接采用PoS或DPoS设计,认为其更适配高频交易与跨链互操作场景。
未来是否PoS会完全取代PoW?
目前来看,PoS更易兼容ESG政策、设备低门槛、能源效率高;而PoW依然在“去审查性”“硬抗干预”方面具有强大优势。
学术界观点逐渐倾向“两种机制将长期共存”:
BTC坚守PoW,成为价值锚;
ETH等公链发展PoS,承担计算与扩展层角色;
RWA(现实资产)、DePIN、AI链等多样应用叠加,推动PoS不断迭代安全架构。
Justin Drake关于“攻击成本”与PoS安全性的讨论,再次拉开区块链底层机制演化的序幕。在性能、安全与去中心化三难之间,不同链或许都会做出最适合自身定位的选择。
不论你站在哪一边,安全性终将由市场验证,而非理论辩论决定。
- 本文标签: 比特币铭文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知识
- 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btcbca.com/article/6813
- 版权声明: 本文由黄昏信徒原创发布,转载请遵循《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》许可协议授权